台灣人很在乎外國人的看法。
交通與行人問題,從出生以來都知道吧。但卻沒有人願意去改進,然後只要自己說出來就被嗆。
然後一個外國人隨便講一下,就開始贊同外國人,然後過一陣子就忘了。
台灣人沒有任何改進的心態,只能在同溫層聽著外國人說:「台灣美食多好吃」 然後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世界裏。
每個國家或地區本就各有不同的民俗風情,只要沒有違法亂紀或是否顛倒,就多理解包容別人的個性吧。
況且又不是只有台灣人貪小便宜、雙標、違停而已,許多外國各地也都有這些利己主義的行為發生,真是五十步笑百步。
而在我眼裡,外國的種族/性別歧視、槍砲/毒品管制、情緒控管⋯⋯等問題更加嚴重,所以台灣人根本不需要過度崇洋媚外或自貶短處。
然本土化和全球化各有利弊,我們更不應固執己見或整體借鑒,原則與例外是看似矛盾卻又有牽引關係,藉此回到我們自身的省思,人生處世學習方圓才能自得自在。